首页 > 新闻中心 > 酒店行业动态

真人百家乐-网上百家乐游戏|带你见识一下云南高校社团中的“奇门绝技”

发布时间:2025-10-17 11:27:31    次浏览

新华网昆明10月17日电念新洪韩海阔近来,不少高校社团进入到火爆的招新季,大学新生们有没有眼花缭乱呢?在社团的“花花世界”中,是否找到了自己的所爱呢?近日,新华网记者寻访在昆主要高校,深挖出一些饱含创意的大学社团,这其中有什么新老“套路”?“奇门绝技”技在何处?赶紧看过来!门派:观鸟协会绝技:一双眼睛识得百种鸟类你的大学校园里有多少种鸟类?这个问题恐怕大部分学生都回答不上来,但西南林业大学的肖剑平却可以告诉你,他就读的校园里一共有130多种鸟类,他甚至还可以细致地说出常见鸟类的名字、外形和特征。身怀如此“绝技”,只因为他大一时加入了学校的观鸟协会,两年多的时间里在校园以及云南的多个地方进行过观鸟活动,还参加了在盈江举行的国际观鸟节。“观鸟最多6个人一起,多了会吓到鸟类。背着望远镜、相机和本子,在‘深山老林’里一走就是几个小时,其实挺枯燥的,但看到珍惜鸟类的一瞬间,所有的辛苦都会被兴奋冲淡!”今年已升任会长的肖剑平说,自己目前的观鸟记录是200多种,协会里的最高的是一位师兄保持的500多种,他会继续努力,争取打破这一数量。(西南林大观鸟协会)一双眼睛识得百种鸟类,这功力确实了得。供图门派:民族药物研习社绝技:识草药,懂药理龙胆草、玉簪、云木香、泽兰……云南民族大学热闹的“百团大战”现场,王荣亚坐在一堆草药标本中间,不慌不忙地给前来咨询的新生介绍情况,仿佛一位“世外高人”。王荣亚告诉记者,社团会开展一些中医药知识和民族医药知识的讲座及培训,让社员们掌握一些基础的药理知识,不过最有趣的是会组织大家一起出去挖药材来制作标本,条件允许的话还会自己栽种药材。“从大的层面来说是致力于发掘云南宝贵的民族药物资源,从小的层面上看也可以掌握基本的中医药知识,用来养生和康体,女生更可以用来养颜美容!”王荣亚说。(云南民大民族药物研习社)招新现场吸引新生关注神奇草药。新华网 念新洪/摄门派:B—box社团绝技:一张嘴顶得上多种乐器“B—box玩得好的,一张嘴可以顶得上多种乐器。”云南艺术学院社团招新现场,B—box社团的社长常乐跟新生们普及着这项新兴的音乐文化,边说还边秀上一段,很是酷炫。常乐说,作为一种新兴的音乐文化,B—box近年来在国内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,协会的目的就是将喜欢这种音乐的同学聚起来,一起玩、一起去参加比赛。 (云艺B—box社团)成员在招新现场即兴表演。新华网 念新洪/摄门派:清青社绝技:让“废物”变身小清新萌物易拉罐做成风铃、瓶盖和吸管做成迷你小房子、落叶做成书签……西南林业大学的清青社,有着一项让废旧物品变身小清新萌物的“绝技”。社长杨清青介绍,社团是环保志愿者性质的,旨在从自身做起、带动他人,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。每年社团都会举办“环保创意大赛”,鼓励社员们开动脑筋,用创意来践行和宣传环保。除此之外,社团成员还会参加到水质监测中,为环保出力;同时还会定期到小学进行环保知识讲座,并传授变“废物”为“萌物”的技能。(西南林大清青社)成员在教小学生用废旧物品制作书签和贺卡。供图门派:身体实验室社团绝技:舞蹈+创意,发掘肢体无限可能云南艺术学院“百团大战”现场,“身体实验室”的名字吸引了不少新生前来咨询,负责招新的刘东阳告诉好奇的学弟学妹,社团是建立在现代舞基础上的,再结合创意和后期制作,呈现出有趣、高难度的动作和姿态。“会有网上很红的那种‘漂浮照’吗?”对于新生的这一提问,刘东阳说,社团组织的活动都很有意思,照片和视频甚至会比“漂浮照”更有趣。而因为主打创意,还有后期制作,所以没有舞蹈基础的同学也可以参加。创意现代舞。图片来自网络门派:滇池通讯社绝技:十项全能,成就会写稿又能当“老板”的好同学这是一家提供新闻资讯的校园通讯社?错!这是一家“十项全能”的、极具时代潮流感的、令多少同校小伙伴抬头仰望的校园通讯社。云大滇池学院滇池通讯社不但传统业务顶呱呱,是全国高校传媒联盟执行主席单位,还是在社会实践、创新创业大潮中顶尖的弄潮儿,曾连续2年入围“互联网+”大赛总决赛现场赛。小小通讯社,其实是你想不到的“大帝国”,该通讯社除了记者站等部门,还囊括了一家由学生创办的文化传播有限公司。看看人家设立的这些部门:采访中心、影音中心、纸媒中心、新媒体中心、竞创中心、管理中心,还有非常设部门国际交流新闻部……那叫一个“高大上”啊!(云大滇池学院)十项全能,成就会写稿又能当“老板”的好同学。供图门派:儒学社技能:内秀,让准老师沾上鼻祖的精气神传道授业解惑,乃师者。云南师大出个儒学社,儒学社成立虽仅有2年,是云南师大最年轻的社团之一,但年轻社团却有着远大理想,他们以“研读儒家经典,弘扬儒家文化,践行儒家思想”为宗旨。每月的经典文化讲座上,国内儒学研究专家都会来到同学身边传播国学;每月一次全体读书会上,北大的博士、硕士研究生会引导研读《论语》等经典。自己“玩”怎么够?云南师大、云南财大、云大三大高校儒学社团还定期举行国学讲课比赛,切磋技艺。在提升自身的同时,社团成员还会利用寒暑假开展国学支教活动。(云南师大儒学社)这年头,没点内涵,还真不知道这人生的道路怎么往下走!供图门派:跆拳道协会技能:强大自己,还要大声喊出“走出宿舍、走下网络”在每周四下午的社团活动时间,总会有一群白色的身影活跃在云南师大的田径场上。无论是艳阳高照还是寒风刺骨,他们都严格要求着自己坚持训练,他们就是“道中道”跆拳道协会的同学们。除了每周固定的跆拳道教学活动外,举办在昆高校跆拳道交流赛,是“道中道”跆拳道协会最为重要的活动之一。协会在每年的5月份都会在师大举行一场规模较大的在昆高校跆拳道交流活动。为响应学校“走出宿舍、走下网络、走向操场”的号召,社团在带领自己社员进行体育锻炼的同时,也举办一些活动让全校同学都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,体验到体育锻炼的快乐。协会在每年的秋季学期都会举办“两人三足”的趣味运动比赛,鼓励全校学生都参与进来,在运动中获得别样的乐趣。(云南师大跆拳道协会)好腰身、好腿脚,这里都有!供图门派:翠羽银丝工作室绝技:穿针走线,巧手传承民族大美一把剪刀,一把镊子,几缕银丝,她们用对民族传统手工艺的情怀创造了美,在这快节奏的时代里,还有这样的“另类”?她们就是来自云南工商学院翠羽银丝工作室的同学们。工作室将传承与创新完美结合,把掐丝的精美、点翠的奢华和民族传统文化巧妙的融合在一起,设计出符合现代审美观的装饰画,让中华民族传统手工艺与现代时尚潮流完美融合,让现在浮躁的人们能够零距离感受到中国民族传统手工艺的美。该社团自2011年成立以来,在云南工商学院名声鹊起,不但有了令不少社团羡慕的固定场地,还得到了学校的给力支持。社团会长张涵介绍说,社团现在有50多名同学,但男生只有五六个人,他为男同胞代言说,希望更多男同学能加入其中,要知道翠玉银丝的顶级大师可多为男性啊!(云南工商学院翠羽银丝工作室)心灵还得手巧,没有硬技术,还真是吃不开啊!供图门派:舞蹈协会绝技:30年造就舞魂 通灵古今 技连中外这是一个有着30年发展历史的“老字号”,这是一个全校平均30人中就有一人被召唤而来的光芒地,这就是昆明医科大学舞蹈协会,这就是让你有些不可思议的、但就是这么牛的一个有传统,但又不少新活力的舞蹈协会。昆医学生舞蹈协会早在1986年就有活动记载,是昆医成立最早、最大、最有影响力的社团之一,他们在普及舞蹈的同时,也为广大喜爱舞蹈的同学提供了一个舞蹈课堂及展示平台。舞蹈协会大到让你想不到,他们已经发展成为了一个集曼雅拉丁舞队、云岭飞舞民族舞队、怡情现代舞队、点滴街舞队、韵味肚皮舞队于一身,有500多名会员的大型协会,在这里只有你想不到的,没有你学不到的。虽说是学生社团,但也有不少老师慕名参加呢!(昆医舞蹈协会)500人的大社团,一起舞蹈,将是何等震撼?供图门派:控烟协会绝技:为你健康 我使出洪荒之力让更多的人更健康,让更多人享受到健康文明的校园环境。5年前,云南财经大学控烟志愿者协会为此诞生。“不要在我面前吸烟”设计暨摄影大赛、“告知真相,为了孩子”---烟包健康警示图展览、“回收烟灰缸”活动、“无烟运动会”等特色社团活动先后展开。控烟团队负责人李莹说,有一次志愿者深入宿舍宣传,一个宿舍6个人,其中4个都是烟民,虽然遭遇到了白眼和不耐烦,但是志愿者还是坚持站在宿舍中央将控烟健康知识讲给同学们听。这样的艰难历程,已成为控烟协会志愿者的家常便饭。有一名同学为戒烟来到社团,但是最后还是以失败告终,并退出了协会。李莹说:“这也是我们成长的一个宝贵经验,我们将成立戒烟小组,更专业地帮助有戒烟需求的同学”。控烟协会将每次活动都归纳为“薄荷行动”,“清新空气 无烟校园”的道路上,30多名志愿者不忘初心地在勇敢前行。(云南财大控烟协会)同学,请放下你手上的一缕烟尘,与我共享清新校园可好?供图门派:红土科技绝技:头脑风暴“玩”出30多项发明专利“我们协会就是大家聚在一起,头脑风暴,做一些科技‘小’发明。”接受记者采访时,昆明理工大学大三学生芦亚锋这样介绍他们的红土科技,然而事实上,社团做的科技发明可一点都不“小”。研发太阳能小车、改良无人机、开发三维扫描系统用于3D打印、制作循环节水的淋浴器……从2012年成立至今,红土科技的成员们发挥专业知识,研发了多个科技含量高且具有市场开发价值的“小发明”,目前团队已申请到了30多个专利。2015年,协会主要成员还成立了工作室,进驻到学校的创业孵化园,开始了将兴趣爱好转向市场的创业之路。(昆工红土科技)各类“小发明”饱含大智慧。供图门派:Inner绝技:VR畅游全国多个景点昆明理工大学创业孵化园的“Inner”工作室,是在学校社团基础上成立起来的,负责人赵周颖介绍,社团成员都是喜欢电影的,大家常常聚在一起玩摄影,也制作一些微电影,后来磨合度越来越高,在各类比赛中频频获奖。尽管在摄影和微电影方面已经小有成就,但赵周颖和同学们并没有就此满足,从今年开始,他们将关注的目光转向了新兴的VR技术。刚过去的假期,他和社团成员前往北京、上海、敦煌等多地进行拍摄,制作成了多个影像,体验者只要戴上VR眼镜,就能身临其境地畅游各地美景。VR带来神奇体验效果。图片来自网络